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域名和IP地址的交互作用。
域名反查IP作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在日常的网络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域名反查IP的应用场景,同时分析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域名反查IP是网络定位服务的基础。
许多地图服务、在线导航和位置服务应用都依赖于这项技术来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
通过解析用户的IP地址,这些服务能够大致定位用户所在的城市或地区,为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和内容。
在网络安全领域,域名反查IP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安全专家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中的IP地址,追溯恶意行为的来源,检测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政府和网络运营商也可以通过监控IP地址,防止网络滥用和非法活动。
对于网站运营者来说,域名反查IP可以帮助分析网站的流量来源和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访问者的IP地址,网站运营者可以了解访问者的地理位置、网络运营商等信息,从而优化网站内容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域名反查IP虽然便利,但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通过分析用户的IP地址,可以追踪用户的网络行为,甚至可能泄露用户的地理位置、身份和其他敏感信息。
这种信息可能会被用于不正当的目的,如网络欺诈、身份盗窃等。
因此,在运用域名反查IP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规,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域名反查IP的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同一IP地址可能被多个用户共享,导致定位结果不准确。
另一方面,某些网络行为可能隐藏真实的IP地址,使得反查结果产生偏差。
因此,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需要谨慎评估其准确性,避免基于不准确信息的决策。
在某些情况下,域名反查IP可能涉及法律和道德问题。
例如,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追踪其网络行为可能侵犯用户的隐私权,从而引发法律纠纷。
滥用这项技术可能用于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侵犯版权、恶意攻击等。
因此,在使用域名反查IP技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的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隐私泄露风险,企业和组织在运用域名反查IP技术时,应采取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
例如,匿名化处理用户数据,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在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
为了提高域名反查IP的准确性,需要不断优化相关技术。
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定位技术,提高IP地址定位的精确度;加强网络行为分析,识别并过滤虚假或隐藏的IP地址。
政府应加强对域名反查IP技术的法律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避免滥用这项技术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域名反查IP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技术手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关注和应对。
通过加强隐私保护、提高技术准确性和加强法律监管与道德约束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和应用广泛。 然而,这也给骗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最近,有报道称一些骗子利用AI技术模仿他人声音,冒充亲人或朋友进行诈骗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为了提高防范意识,本文将探讨如何避免被这种骗局所伤害。 什么是AI声音诈骗?AI声音诈骗是指骗子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某个人的声音,然后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冒充亲人、朋友或其他身份进行诈骗行为。 这种骗局往往涉及到金钱、个人信息等敏感内容,容易使受害者产生恐慌和混淆,并最终导致受害者的损失。 如何预防AI声音诈骗?为了避免被AI声音诈骗所伤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确认对方身份: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时,应该先确认对方的身份。 可以通过询问一些个人信息、回忆过去的经历等方式来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真实。 2. 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 如果必须在电话或短信中提供这些信息,应该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并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场所的电话或无线网络。 3. 熟悉常见骗局: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这种骗局。 例如,一些常见的骗局包括假冒公检法、假扮亲戚朋友、虚假中奖信息等。 4. 不要相信紧急情况:骗子往往会利用“紧急情况”来促使受害者立即采取行动,如转账、汇款等。 因此,当接到这种电话或短信时,应该保持冷静,核实真伪后再采取行动。 5. 更新安全软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全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因此,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应该定期更新自己的安全软件并进行相关设置。
6. 增强自身意识:切勿以小搏大,警惕因贪心和侥幸心理而被骗的情况。 要保持警觉,增强自身意识和防范意识,时刻注意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结论AI声音诈骗是一种新型的骗局,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受到损失。 通过确认对方身份、不泄露个人信息、了解常见骗局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这种骗局带来的危害。 同时,增强自身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保持警觉,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
钠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近百年来,大量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均证实低盐饮食可以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减少钠盐摄入作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在全球各大高血压指南中得到广泛推荐和强调。 WHO建议一般人群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1970 mg(约5 g盐)以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钠摄入量应减少至2362 mg(约6 g盐)以下。 我国一直积极推动限盐措施预防高血压,并强调重视从生命早期开始限盐。
限盐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但限盐能否有效降低心血管发病及死亡总体风险一直存在争议。 多个人群队列研究均证实钠盐摄入量和心血管风险呈直线关系,而减少钠盐摄入可以降低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 然而,部分大型队列研究或横断面研究报道了低水平的钠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即钠摄入量与心血管病风险呈“J”型或“U”型曲线。 一项对包括PURE研究、EPIDREAM研究及ONTARGET/TRANSCEND研究在内的133 118例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24 h钠摄入量<3000 mg(约7.62 g盐)的受试者,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其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增加。 对于血压正常者,24 h钠摄入量>7000 mg不会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或总死亡率增加。 此外,近期发表于Lancet和BMJ上的PURE最新研究,纳入超过10万人的受试者,其结果仍然显示较低的24 h钠排泄量(分别<4430 mg和<3000 mg)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 研究者们进而提出限盐措施只应该在24 h尿钠排泄超过5000 mg(约12.7 g盐)的人群中进行从而减少心血管病风险。 如果依据PURE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国家人群钠盐摄入水平是合理的,无需施行限盐措施,这直接挑战了WHO建议及各国高血压指南中对钠摄入水平的推荐剂量。 然而仔细深入分析PURE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其样本量巨大,但缺点也十分明显:(1)方法上,收集点尿后采用Kawasaki公式估算24 h尿钠排泄的不准确性;(2)实验设计上,队列研究固有的缺点,比如易导致研究因素和研究结果的反向因果关系,尤其是上述相关研究中的低钠摄入人群;(3)统计分析上,回归稀释偏倚及残余混杂。 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Kawasaki公式估算24 h尿钠排泄的不准确性
总体来讲,目前学术界评价24 h钠盐摄入量主要有以下方法:(1)非连续性3~7天收集24 h尿,测定尿钠水平并取均值,此为检测钠盐摄入量的金标准,研究显示非连续性7次24 h尿钠均值评估的准确性约为92 %。 由于个体每日饮食中食物的量及种类差别巨大,因此单次24 h尿液收集并测定尿钠,其精确性即可明显降低。 (2)收集点尿后检测尿钠浓度,然后通过公式估算24 h尿钠排泄。
目前估算24 h尿钠排泄主要有Kawasaki、INTERSALT和Tanaka 这3种方法,其中Kawasaki公式准确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4~0.73。 本文提及的上述研究即采用Kawasaki公式估算24 h尿钠排泄量。 虽然Kawasaki公式计算尿钠排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用其评估远期心血管发生风险则存在较大缺陷。
首先,通过Kawasaki公式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它是通过计算点尿中肌酐含量占24 h肌酐排泄量的比例,进而估算出24 h尿钠量的。 但24 h尿肌酐排泄本身是通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估算出来的。 问题在于上述因素本身即和心血管事件和相关死亡高度相关,尤其年龄更是心血管事件最大的影响因素。 因此采用Kawasaki公式评估尿钠排泄和远期心血管发病的关系会因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肌酐水平等产生多重共线性而无法完全将上述因素排除在外,此为Kawasaki公式的固有缺陷。
其次,虽然Kawasaki公式评估钠摄入量在整体层面和24 h尿液收集评估钠摄入量差别较小,但在个体层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低盐摄入时高估,而在高盐摄入时低估钠摄入水平。 Mente、Peng及HE等的研究采用Bland-Altman法评估Kawasaki公式法和24 h尿法测量尿钠排泄的一致性,上述来源于不同人群的三个研究均证实Kawasaki公式法在低盐组对盐摄入量存在明显的高估,进而直接影响J型曲线的准确性。 HE等学者在THOP研究人群中进行了一项比较Kawasaki公式法和平均24 h尿收集法预测总死亡率的头对头研究,他们纳入血压正常的30~54岁受试者2974例,收集3~7次非连续的24 h尿液测定尿钠排泄,同时应用Kawasaki公式法计算尿钠排泄,平均随访24年。 结果显示,均值层面Kawasaki公式法对钠排泄量的高估达1297 mg/d(约为3.24 g盐/d)。 采用金标准法测量尿钠排泄,其和总死亡率呈现线性关系,而采用Kawasaki公式法则显示尿钠排泄和总死亡率呈现“J”型曲线关系。
反向因果关系问题
作为评估钠盐摄入与心血管发病及死亡的前瞻性研究,有关队列研究在纳入受试者时并未进行随机化入组或排除既往心血管疾病史或相关疾病。 如PURE研究的受试者中包括既往发生过心血管病史的病人,Ekinci和Thomas等的研究均为糖尿病人群。 上述病人可能已经接受低盐饮食或限制热量摄入进而导致钠排泄量降低,而这些病人本身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就会升高,在研究结果中即可表现出低钠排泄和死亡率升高呈正相关。 在PURE研究中,和高钠摄入组(>6000 mg/d)相比,低钠摄入组(<3000 mg/d)的受试者年龄更大,有既往心血管病史者比例更高,糖尿病人比例更高,运动更少,利尿剂的使用率更高。 而相对于上述研究,TOHP 研究对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并接受限盐干预,干预后对该队列人群进行23~26年的长期随访,观察终点事件,分析限盐是否可以降低远期死亡风险。 同时,TOHP研究受试者均为高血压前期人群,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盐摄入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避免了反向因果关系及选择偏倚,且研究结果对公众具有普遍适用性。
回归稀释偏倚问题
队列研究,尤其是对随访时间较长的研究,如果仅用基线尿钠排泄量预测终点事件,没有考虑到随访期间尿钠排泄的改变,则容易导致回归稀释偏倚。 比如在PURE研究中平均随访时间为8.1年,在这8年过程中,个体钠摄入量的变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单次测量尿钠摄入没有办法评估。 Olde等研究者利用TOHP进行了一项比较单次24 h尿收集和多次24 h尿收集评估尿钠摄入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 研究共纳入574例平均年龄为47岁的受试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6.2年。 结果发现,相比较单次测量,约70%的受试者多次测量24 h尿钠排泄中差值>400 mg,而49%~52%的受试者差值>800 mg。 如果根据钠摄入量的水平将受试者进行三分位,则单次测量和多次测量处于同一个三分位的受试者只占总体的50%。 当进一步评估尿钠摄入与总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时,单次测量尿钠法得出了典型的“U型”曲线,而多次测量尿钠法则得出了近似直线的结果。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24 h尿钠摄入<2000 mg时,单次测量尿钠法显示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风险升高,而多次测量尿钠法则显示风险降低。 24 h钠摄入量为3500 mg时,单次测量尿钠法风险最低,而多次测量尿钠法则显示风险显著升高,两种方法评估的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的差异,最大超过了85%。
限盐降低心血管风险的研究和实践证据确凿
2010年全球钠盐摄入水平调查显示,全球人均钠摄入3950 g/d(相当于钠盐10.06 g/d),超过99%的成人钠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00 mg/d,51个国家的摄入量是推荐量的2倍以上,预计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中,每年165万人归因于过多食盐摄入。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限盐实践也证明,限盐能减少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 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展了全国性的限盐运动,使居民盐摄入量从平均13.5 g/d降至12.1 g/d,平均减少1.5 g/d,摄盐量较高的Akita地区则从18.0 g/d降至14.0 g/d,减少4.0 g/d,结果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近80%。 芬兰从1972年开始到2002年,通过政府干预措施盐摄入量从14 g降低到9g,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超过10 mm Hg,心血管死亡率下降75%~80%。 葡萄牙从2003年的盐摄入量12.5 g下降到2012年的10.7 g,血压显著下降7.3/5.8 mm Hg,卒中和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率也显著下降。 来自英国的一组数据,从2003年到2011年,英国的盐摄入量从9.5 g下降到8.1 g,导致收缩压下降2.7 mm Hg。 而这段时间,卒中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死亡率下降了36%。 其中约30%的卒中发生率下降和20%的缺血性心肌病下降要归功于盐摄入量的减少。 这些研究都说明,对居民进行限盐管理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以减少居民 健康 风险。 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也指出,对钠盐摄入量普遍偏高、盐敏感性检出较高的中国人群,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积极推动减少钠盐摄入对控制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病风险有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WHO 明确指出:已有的科学证据足以证明在整个人群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减少钠的摄入是正确的。 专家认为,限盐是自19世纪清洁水工程以来,人类最大的一项 健康 促进活动!限盐对降低血压及心血管风险具有长期益处,对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有信心坚持、积极推动。
专家简介
牟建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尤其擅长各种类型疑难高血压的诊治与处理。
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 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委员,陕西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
1.体验系统环境
终端:PC&APP端
移动APP体验环境及版本号:华为mate7 Android 6.0/软件版本v7.3.0
2.诞生背景
网络派(也称派或π),是网络旗下高质量话题讨论社区,崇尚知识性、真实性、互动性、趣味性,鼓励用户在这里分享知识,寻找答案,独立思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2.1时代背景
克莱·舍基在其著作《认知盈余》中对“认知盈余”做了如下定义: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互联网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知识分享变得更加便捷,认知盈余的力量得到充分的放大。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认知盈余的红利时代,而网络派正式基于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它是知识经济和内容时代的产物。
2.2产品背景
网络知道是一个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从上线到现在已经11年,在过去的11年网络知道已经累计解决了超过4亿个问题,积累了海量忠实用户。 网络派(也称派或π)时是网络知道基础上衍生出的高质量话题讨论社区,崇尚知识性、真实性、互动性、趣味性,鼓励用户在这里分享知识。 与网络知道不同的是网络派是更专业、更质量、更详细、更深入的话题讨论社区,并充分的融入了社交元素。
3.还原产品
3.1用户-场景-需求
3.2产品架构
3.3业务逻辑
3.3.1从内容主线上来看
关键数据是发布的问题和问题的专业回答,问题是有信息获取者(提问者)发布并通过平台分类处理进行推荐展示,回答者可以看到通过话题分类和问题展示来进行专业回答。
3.3.2从用户主线来看
不论提问者回答者都需要进行实名注册和身份验证,才可以在平台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并且设立了相互关注机制
3.3.3从渠道终端来看
网络派有PC段和移动端,PC端有独立的域名,移动端属于网络知道APP的一个子版块。 PC端和移动端都可以进行提问和问题的回答。
3.3.4从信息展示来看
PC端:问题、回答情况、来自话题、点赞数、其他回答、收藏、关注的话题、关注收藏、推荐话题、热门话题、我的提问和我的回答
APP端:问题、回答、来自话题、点赞书、阅读数、回答数、其他回答、我的提问、我的回答、累计点赞数。 其中我的提问、我的回答、累计点赞数和网络知道的数据重合。
4.用户体验评测
4.1重点功能使用及容易度
重点功能包含:提问问题、回答问题、问题搜索、用户搜索、关注
提问问题:在提问问题方面,目前来基本无门槛,操作比较便捷
回答问题:目前网络派对优质的回答的判定标准是在字数上不低于500字,回答要有配图,要做深入分析。 虽然这些标准未从产品层面做出限制,但是后续的运营策略肯定会以这个为参考,做为一个优质内容的最低评判标准,并在推荐和曝光上给一定的倾斜,从而是网络派的问题的回答风格和标准作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在显性层表现出来。 对于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回答的问看和难度,使得内容质量有所保证。
问题搜索:问题搜索上目前不支持精准搜索,在模糊化搜索上依然存在体验式上的问题,这是网络派需要优化的地方
用户搜索:跟问题搜索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比如我想搜索用户名“跟小贤学运营”的时候输入“跟小”显示的是如下图所示,而搜“小贤”时显示无结果。 在用户搜索体验上有待提升。
关注:在用户关注上基本符合目前的关注习惯,在操作上也比较便捷。
当然由于网络派也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出现上述提到的问题也是有情可原,在体验层面后续网络派会越来越好的。
4.2用户黏着程度
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邀请内测的多为活跃和达人用户,因此用户的黏着度较高,随着网络派开放至少基于网络知道流量基础上获得的用户可以建立起相对不错的粘性。
4.3用户整体评价
暂无
5.后续产品迭代和内容迭代推演
对于网络派这个产品来说,是网络知道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派区别于网络问答关键在于:专、精、深三个层面。 在定位上网络知道应该属于轻问答、大众化、轻量化的问答产品,而网络派是在网络知道基础上延伸出专业、精细和深入的问答类产品。 因此相对于网络知道,网络派的问题和回答应该更专业、更详细、更深入。
5.1运营区隔
从目前的网上关于网络派的评论来看大部分人几乎将网络派完全等同于知乎这种专业类问答社区。那如何做到跟知乎区隔呢?就前提体验来看可以从两点来做深入:
5.1.1氛围上做区隔:知乎给人的感觉是专业、严肃、高冷范,而网络派从目前的体验来看他的氛围相对要温和,当然在后期运营上也要逐步建立更加区隔化的氛围,比如网络派可以在专业的基础上、融入温和、性感、或者活泼等氛围元素。
5.1.2用户上做区隔:网络派最大的资源和优势是在于它是基于网络知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更专、更精、更深入的问答产品,它满足的是网络知道用户更专业层次上的问答需求。 所以前期网络派在用户获取上一定不是去跟知乎抢用户,而是是基于网络知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转化,做用户粘性。 这是网络派产品最大的优势,因为用户本身的对网络的认知已经建立,且用户的问答习惯已经培养起来,网络派是在在网络知道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化,这个过渡是非常自然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知道用户的粘性。
网络派是做平台,既然是做平台一定是具备双边或者多边效应的,网络派是属于双边平台,这双边主要表现在,一边是问题的提出者,一边是达人&专家(或者KOL),这个双边的用户其实是可以重叠的,具体我们可以把用户分为以下三部分:
当然这是后话,在平台运营的关键是发挥双边效应,平台两遍是相互平衡的过程
前面我们梳理了网络派的基本业务逻辑,网络派这个产品要想顺利运营起来,首先要保证其最基本的业务逻辑的顺利运转,最核心的的工作应该有以下几点:
对于普通用户和专家&达人各自要达到的目标:
对于网络派平台前期的运营可量化的目标:
内容核心目标:
用户核心目标:
在保证上面的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优化和体验,做好网络派社区氛围的搭建和引导。
网络派的运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证网络派基本业务逻辑的顺畅运转(包含产品核心功能完善)
第二个阶段:
1)在产品层面:做产品功能上的拓展(比如专栏文章、专题内容或者品牌内容订阅,以及其他可拓展的功能)
2)在内容层面:内容的专题化和品牌化
3)在用户上:
——用户获取的开源机制建立,保证用户的持续获取
——继续为专家&达人加入创造条件和做好吸引力的包装
——专家&达人获取的开源机制建立:a.外部直接获取;b.用户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的挖掘和培养
4)在商业化上进行相应的模式探索
第三个阶段: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商业变现能力,以及后续的创新玩法的实现,甚至可以是内部产品的孵化。(一切不以最终变现为目的的产品都是耍流氓,哈哈哈)